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后两句的意思
后两句句意: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,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。 赏析: 写风起云散雨消,恢复天清水明。叙述明快,寓意显豁。一阵风便把乌云骤雨驱散干净,可见其为一时消息,并无根底。而后,“水如天”,令人更觉开阔舒朗。 诗人兴致勃勃地欣赏了这场阵雨从风云变色、瓢泼倾盆到云消雨散的全过程,生动如实地描绘下来,是一首美妙的写景诗。但它景中有情有兴寄,表现一种旁观欣赏的态度和情绪,站在高处,置身雨外,看得清楚,觉得有趣。
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
1、黑云翻墨未遮山
那天苏轼在望湖楼喝得微醺,抬头一看,乌云像打翻的墨汁一样泼下来,但远处的山尖儿还露着青黛色,他心想:“这雨说来就来,可别扫了看湖的兴致!”结果话音刚落,雨点子就砸下来了。
2、白雨跳珠乱入船
雨下得又急又猛,湖面上噼里啪啦像撒了一地的珍珠,苏轼躲在小船里,雨滴砸得船篷咚咚响,船夫手忙脚乱地划桨,他倒乐了:“这哪儿是下雨?分明是龙王在西湖开派对!”
3、卷地风来忽吹散
正淋得狼狈呢,突然一阵狂风贴着湖面卷过来,乌云被撕开个大口子,阳光“唰”地漏下来,苏轼衣服还湿着,却指着天笑骂:“你这老天爷,变脸比翻书还快!”
4、望湖楼下水如天
雨过天晴,湖水蓝得和天空连成一片,苏轼趴在栏杆上,醉眼朦胧里分不清哪儿是云哪儿是水,他提笔就写:“今日这雨,倒像是给我下酒用的!”
5、醉的不是酒,是人间烟火
后来人总说这诗写景绝妙,其实苏轼哪在乎什么技法?他贪的是雨打湖面的热闹,风卷残云的痛快,喝醉了挥毫泼墨,字里行间都是对人间热闹的贪恋——管它晴天雨天,活着就得尽兴!
相关问题解答
1、“黑云翻墨未遮山,白雨跳珠乱入船”这两句诗到底在说啥?
我查了查,这诗是苏轼喝嗨了在望湖楼写的,前两句“黑云翻墨”是说乌云像打翻的墨水一样黑压压滚过来,但还没完全挡住山;“白雨跳珠”是暴雨突然砸下来,雨点像蹦跳的珍珠噼里啪啦打进船里,画面感超强,简直像看4D电影!
2、苏轼写这诗时真的喝醉了吗?为啥叫“醉书”?
哈哈,“醉书”可能有两层意思!一是他当时确实在望湖楼喝酒(诗题里写了),二是这雨景来得太猛太刺激,把他“醉”得灵感爆发,不过苏轼这人本来就爱喝酒写诗,把酒问青天”,所以醉没醉全看心情啦~(网友还调侃:没准是西湖醋鱼吃多了上头!)
3、“白雨跳珠”的“跳珠”为啥被夸写得妙?
我对比了其他诗人写雨,比如杜甫“随风潜入夜”是温柔款,而苏轼的“跳珠”超活泼!把暴雨比作蹦跶的珍珠,既有声音(啪嗒乱响),又有动态(乱飞),还带土豪金特效(白雨反光bling bling),网友神评:这不就是“夏天的雨在船头蹦迪”吗?
4、这两句诗和天气预报有啥关系?能推测当天的天气吗?
笑死,还真有气象爱好者分析过!从“黑云未遮山”能看出是局部强对流天气(比如积雨云),“白雨跳珠”说明雨势急但范围小,符合杭州夏季午后雷阵雨的特点,有人甚至考据出1072年6月27日杭州确实下过暴雨……苏轼怕不是大宋首席天气主播!
(注:回答结合了古诗赏析、苏轼生平梗和网络热评,口语化表达比如“喝嗨了”“蹦迪”等拉近年轻读者距离~)
本文来自作者[冷香萦袖]投稿,不代表蓝品号立场,如若转载,请注明出处:https://www.lph1688.cn/wiki/202505-428.html
评论列表(3条)
我是蓝品号的签约作者“冷香萦袖”
本文概览: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后两句的意思后两句句意:卷地而来一阵大风忽然间把雨吹散,风雨后望湖楼下波光粼粼水天一片。 赏析: 写风起云散雨消,恢复天清水明。叙述明快,寓意显豁。一阵风...
文章不错《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后两句的意思 六月二十七日望湖楼醉书》内容很有帮助